用人物誌Persona來鎖定目標客群,打造專屬的行銷攻略!

當廣告效果不彰、客戶或顧客參與度低,往往讓企業主或行銷人倍感壓力。你是否也面臨這樣的問題:明明已經花費去打廣告,或增加不少促銷活動,但實際產生的收入卻不如預期?答案可能在於你對客戶不夠深入了解。

人物誌(Persona)可作為行銷策略的基石,幫助我們更貼近客戶或消費者需求。透過描繪理想客戶的特徵,打造符合目標客戶需求的行銷內容,就能更順利達到更好的業績表現!

什麼是人物誌(Persona)?

人物誌是一個基於數據和觀察所建立的模擬角色,能夠代表你的目標客群。透過「人物誌」,可以深入挖掘客戶的行為、動機和痛點。在規劃人物誌時,建議可以從既有客戶名單出發,透過問卷調查、客戶訪談、CRM系統、數據分析等管道,了解客戶的輪廓,並設計出符合自家企業需求的具體人物誌。

特別提醒,規劃人物誌時不要僅憑個人假設,尤其當你並非目標客群時,很容易誤判需求

以「新手媽媽」為目標客群的產品為例,如果你自己不是媽媽,可能無法真切理解媽媽的需求。因此,分析現有資料至關重要,這樣才能確保行銷預算真正用在刀口上。

在做人物誌(Persona)時,需要設定基本資料、行為與痛點,還有分析行銷機會和挑戰等。這些設定就像在畫一幅清晰的地圖,幫助我們更準確地找到目標客群,並有效解決他們的問題!

設定基本資料像認識新朋友一樣,了解目標客群的背景

人物誌裡的基本資料,像是年齡、工作、婚姻狀態、居住地、收入等,就像你和目標客群第一次見面時的基本介紹。這些資訊非常重要,因為人物誌能幫助你抓住目標族群的輪廓。

想像一下,20多歲的單身族群和40多歲的已婚媽媽,生活方式完全不同。只有了解他們的背景,才能設計出真正能吸引他們的行銷內容。

假設你的產品是母嬰用品,目標客群主要是新手媽媽,那就要特別關注她們的年齡、生活階段(例如是否剛升格為新手媽媽),甚至家庭收入,這樣才能設計出讓她們覺得「這產品就是為我設計的!」的行銷訊息

  • 區分目標市場: 不同年齡層、職業、或收入水平的消費行為和需求可能大相逕庭,這些基本資料可以幫助行銷訊息符合特定族群的需求。
  • 情境模擬: 有具體的人物設定,能更直觀地預測客戶可能的生活場景與消費情境,讓產品定位更貼近實際。
  • 範例-母嬰用品的人物誌
    • 姓名:Alice
    • 年齡:30歲
    • 性別:女性
    • 職業:行政助理
    • 家庭狀況:已婚,育有1名2歲的女兒
    • 居住地:台北市
    • 收入:月薪 40,000–50,000 新台幣

行為與痛點:找到他們心中的OS

這部分就是深入了解客戶每天在想什麼、做什麼,還有哪些讓他們頭疼的問題

痛點」為什麼如此重要?
痛點就是他們的困擾!比如,媽媽們可能常煩惱選擇奶粉還是母乳,或者找不到安全又好用的推車。如果你能用你的產品或服務解決這些問題,媽媽們就會覺得你很貼心。

行為」是什麼?
比如說,媽媽們可能喜歡晚上滑手機找母嬰資訊,或者會追蹤親子達人。知道她們的行為,就能間接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動機。

你想做的「行銷」,就可以選擇在對的時間、對的地方,用對的方式出現。

  • 了解決策過程: 消費者的行為和痛點透露他們的購物路徑,從而讓企業知道該在哪個環節進行引導,例如:增加網頁用戶體驗或設計更吸引人的促銷活動。
  • 打造差異化策略: 深入洞察客戶痛點,能設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,讓產品或服務更具吸引力。
  • 情感連結: 當行銷能針對痛點提出解決方案,就容易引發共鳴,提升品牌忠誠度。

行銷機會與挑戰:知道怎麼抓住他們的心,也了解自己的弱點

透過人物誌,除了幫你找到機會,還能提前知道行銷可能遇到的困難,這樣才能做好準備。

  • 行銷機會
    • 讓行銷更聚焦: 知道你的目標客群習慣在哪裡活動,就能把行銷預算花在刀口上,比如選擇她們常用的社群平台來曝光。
    • 打動人心: 針對他們的痛點提供解決方案,讓他們感覺你「懂他」。這種情感連結,能大幅提升購買意願。
  • 行銷挑戰
    • 資源分配問題: 不同客群需求不同,如果你同時要面對高收入和中收入的媽媽,行銷訊息可能需要兩套,這就需要更多資源來執行。
    • 數據不足: 如果你手邊的數據不夠多,可能會影響人物誌的精準度,導致行銷效果不如預期。

為什麼要整理既有客戶的人物誌Persona?

既有客戶的資料相對容易取得,因此整理既有客戶人物誌Persona是一個成本效益極高的策略。

針對既有客戶建立人物誌,能幫助企業了解忠實客戶和高價值客戶的共通特徵,並進一步優化行銷策略。這不僅可以提升現有客戶的滿意度與忠誠度,還能吸引與他們特徵相似的潛在客戶。

透過分析這些資料,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找到客戶的痛點與需求,為後續的行銷活動奠定基礎。

如何從既有客戶名單中整理出人物誌?

1. 收集資料:從數據到洞察

資料來源

  • CRM系統:客戶購買記錄和互動歷史。
  • 問卷調查:透過短問卷了解客戶的偏好與需求。
  • 社群互動:分析客戶在社群媒體的評論和參與行為。
  • 客戶服務回饋:找出常見的問題與需求。

關鍵數據點

  • 人口統計:年齡、性別、地區。
  • 購買行為:購買頻率、偏好產品類型、消費金額。
  • 心理因素:價值觀、痛點與期望。

2. 整理資料:歸納共通特徵

分類法

  • 依據購買行為分組:高消費者、忠實客戶、新手客戶。
  • 依據心理需求分組:重視價格、追求品牌價值、偏好便利性。

3. 建立角色:讓數據說故事

範例:

  • Persona 名稱:價格敏感型顧客 Andy
    • 年齡:25-34歲
    • 職業:年輕上班族
    • 購物行為:偏愛折扣商品,購買頻率低但高度依賴評價。
    • 挑戰:預算有限但希望找到高性價比商品。
    • 需求:折扣訊息與優惠方案。

新人物誌與既有人物誌的差別:是否需要同時進行?

新人物誌與既有人物誌的主要差異在於目標客群的範疇:

  • 新人物誌:用於拓展市場或進軍新領域,通常針對尚未接觸的潛在客群。
  • 既有人物誌:聚焦於現有客戶群,目的是提升客戶滿意度、增加重複購買率。

什麼情況下需要同時做?

當企業希望維持既有市場與開拓新市場時,需要維持現有客戶群的忠誠度與找出新客群,兩者就適合同時進行。

何時只需做一種?

  • 如果企業短期內專注於深耕現有市場,可以僅整理既有客戶的人物誌。
  • 若公司希望開發全新客群,可花較多心力在建立新人物誌。

如何用人物誌優化行銷策略?

人物誌(Persona)不只是用來了解目標客群,它更是一把優化行銷策略的利器!以下是三個實際操作方式,讓你的行銷更聚焦:

客製化內容行銷:內容對了,客戶就來了!

根據不同的人物誌Persona設計專屬的內容,可以讓你的訊息更有吸引力,直接打中客戶的需求。實際操作:

撰寫有針對性的內容
例如,針對精打細算的Andy,可以寫一篇《5招教你用有限預算買到CP值超高商品》,幫助他解決價格敏感的痛點。或是在社群平台分享「#省錢神器!這些必買好物讓荷包不再失控」這樣的吸睛標題。

提醒:善用客戶的語言風格!如果目標是年輕族群,保持輕鬆活潑;如果是專業人士,則採用更專業的語氣。

廣告投放更聚焦:讓每一分廣告費都盡量花在刀口上

使用人物誌可以幫助你鎖定相對較對的人,避免無效曝光!

個人認為廣告沒有一定「精準」,只是用較快速的方式找到相對一群較合適的人,當然文案、素材是佔廣告的一部分,投放、登陸頁面、選購流程也都是環環相扣,攸關是否有轉換成效的環節。

銷售流程優化:讓購物變簡單,留住更多客戶

人物誌還能幫助你了解客戶在購物流程中的痛點!

隨著數位趨勢,檢視網站的數據,變得相對容易,找出流失率高的步驟也非難事,只要針對性改善,就能看到數據反饋。

另外,也可根據人物誌Persona的特質,去觀察既有流程,如果人物誌設定的人物是很容易不耐煩,那麽「結帳步驟太多」就很不討喜,因此團隊可以討論如何縮短結帳頁面,或加入快速結帳功能。

常見誤區與解法:讓你的人物誌更精準!

在製作人物誌時,很多人會犯一些常見的錯誤,但別擔心,這些問題都有簡單的解法!

誤區 1:數據不夠多元
問題在哪裡?
只靠單一來源的數據來了解客戶,可能會讓解讀觀點過於片面。例如,只看網站數據可能忽略客戶實際購物時的行為模式。當然,更別提完全不看數據,憑感覺了。
解法:線上 + 線下,數據結合更完整
•線上數據:查看網站流量(GA4)、使用者動線(GA4)、社群互動數據、廣告分析、線上加入購物車、線上購物紀錄等。
•實體數據:收集實體店面客戶的購物紀錄、觀察消費行為,甚至直接與客戶對話等。
➤結合多種數據來源,能從更多角度看清客戶的真實需求,避免過度依賴單一數據,導致分析偏頗。

誤區 2:角色設定過於理想化
問題在哪裡?
有些人在設定人物誌時,若不小心把角色設定得太完美,容易忽略真實客戶的需求與困難。例如,覺得所有客戶都「理性購物」,但實際上很多決策是基於情感的衝動。
解法1:讓角色更真實,並定期更新
避免過於理想化: 去觀察現實中的客戶,例如舉辦焦點團體或進行訪談,了解他們的真實感受和困擾。
解法2:定期更新人物誌
市場在變,客戶的需求也會變。視狀況,可以每半年或一年檢視一次,確保人物誌反映最新的市場動態。

面對誤區,不要怕,改進就對了!

建立人物誌不是一次完成就能高枕無憂的,它需要不斷優化與更新。數據的多元性與角色的真實感,是成功的關鍵!

開始你的人物誌Persona實踐之旅

建立人物誌不僅是行銷策略的基石,也是與客戶建立深度連結的第一步。從分析名單中的數據開始,設計真實且具操作性的人物誌Persona,逐步應用到內容行銷、廣告投放與銷售流程中,將會看到顯著的業績提升!

網路上有不少製作人物誌的平台,個人覺得人物誌的製作重點不是用多厲害模板製作,而是內容是否是分析、評估過。

就算是拿一張白紙,很簡單的手繪製的人物誌,只要內容完整,就夠參考!

若要用電腦製作,首推就是Canva了,他有一系列既定的模板,學習門檻夜也較低。

不論是用何種方式作出人物誌,「內容」才是重點,因是內部溝通用,人物誌有沒有設計感,真的沒有「內容」來的重要。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